不能忽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
中央近日多次强调,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近年来不少地方积极发展新兴产业,却忽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,这样的“喜新厌旧”有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要求,也不利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还可能带来工业空心化等风险。
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,其改造升级直接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。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,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%,是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重要应用领域。发展传统产业,不仅是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底的重要支撑,是稳增长、稳就业的重要途径,还能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技术、人才、品牌和市场支持,是巩固我国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,也是制造强国建设的关键。
当前,一些地方之所以“喜新厌旧”,主要原因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还不明朗,不仅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,还需综合考虑能耗、环保、土地等制约因素。而新兴产业增长速度较快,应用前景广阔,更容易获得要素和政策方面的支持。
但也应看到,新兴产业整体上还处于发展阶段,短期内还难以达到传统产业的体量。且传统产业也并非落后产业,要尊重我国传统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,这是多年来综合资源禀赋、市场发展等多重因素形成的,来之不易。
再传统的产业也能通过技术改造焕发新活力,塑造新优势,成为现代产业体系的一部分。要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,大的方向是聚焦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,使我国传统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。
向高端跃进,要在“顶天立地”上做文章,即一手抓高端装备引领,一手抓基础支撑,重点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;向智能升级,应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,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,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和一批智慧供应链;向绿色发力,要引导传统产业建立绿色价值导向,实现全生命周期绿色化,在全球产业竞争中找到新优势。
信息来源:经济日报
- 01
- 02
- 03
- 04
- 05
- 06
- 07